分享到:
首页 > 发展规划
  • 索  引 号:008228464/2021-31445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澄迈县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1-02-20 10:03
  • 标       题: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开版)
  • 文       号:发布日期: 2021-02-20 10:03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
    有效
    有效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公开版)

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海南省七届九次会议决策部署,根据《中共澄迈县委关于制定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经澄迈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也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站上历史新起点,迈进发展新阶段

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

澄迈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六保”促“六稳”,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总体来看,澄迈在克服房地产调控阵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应对各种风险冲击等挑战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明澄迈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为“十四五”乃至更加长远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澄迈县将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也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对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的深刻变化,全县上下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担当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澄迈“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有效服务和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港城网”独特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农旅融合消费样板县、数字创新生态引领区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争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生动范例。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系统观念的原则。

第四节  主要发展定位

围绕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结合澄迈实际,推动以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转型,打造数字创新生态引领区;以区域协同加快联动发展,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以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消费升级,打造农旅融合消费样板县;以绿色低碳循环加快转型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两县两区”的发展定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生动范例。

第五节  主要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2035年,澄迈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优质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营商环境跻身全国前列,成为海南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油服产业、数字产业等一批千百亿级产业;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依法治县体系更加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更加严密;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建成经济活力一流、生态环境一流、城乡建设一流、生活品质一流的幸福美丽澄迈。

“十四五”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将朝着“四高两优”的目标努力奋斗,到2025年:

——更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零关税、低税率等政策逐步落地实施。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上升。

——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实现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油服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百亿级油服产业集群;以智能制造、临港物流、精品旅游消费、特色高效农业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

——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五网”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数据中心建设形成规模,符合开放发展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体制改革成效显全面实行“极简审批”,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法治环境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国内一流水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更明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显著提高,绿色转型发展引领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全国作出示范。

——更高品质的居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随经济同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义务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健康澄迈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创业就业更加充分。

——更高标准的治理效能。区域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平安澄迈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章 服务自贸港建设,打造深化改革开放新样板

全面落实中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推动自贸港建设早期政策安排落地实施,勇担自贸港建设重任,全力争取早期最大收获。

第一节 扎实推动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

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经济贸易规则,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相关政策在澄迈落地。充分运用好“海南e登记”、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充分用好“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推动马村港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探索搭建离岸服务贸易平台。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和离岸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提前谋划好封关运作准备。积极推动马村港口岸改造提升,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口岸和“二线口岸”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信息管理平台等。争取2023年底前,做好全岛封关运作要求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推动深化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

按照“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分段实施原则,积极推动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安排在澄迈落实好、实施好,最大限度地让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获益。建立部分商品进口零关税政策主动对接服务机制。积极引进高端综合免税购物中心,争取将盈滨半岛打造成为新的免税购物休闲旅游度假区。积极争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覆盖澄迈。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服务协调工作机制,切实让澄迈企业和人才享受到政策“红利”。支持住房租赁金融业务创新和规范发展,鼓励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第三节  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供便利条件。开办企业全面迈入“1”时代,实现企业设立登记“一窗通办”、“秒批”与零费用等。全面拓宽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场景。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预约服务等制度。推动电子政务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便利化便民智慧政务新平台。探索政务服务第三方和公众评价机制。将“极简审批”范围扩大到全县,并在重点园区探索实行“特别极简审批”。全面推广实施“标准制+承诺制”“证明事项承诺制”等信用承诺制度。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核心地位,大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加快布局澄迈(南海)油气勘探服务基地,大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打造数字创新生态引领区

依托生态软件园,发挥花园办公环境和数字技术协同创新优势,建设智慧型园区,助力海南打造全球自由贸易港智慧标杆。持续优化海南生态软件园发展环境,试行“特别极简审批”。围绕建设数字贸易策源地、数字金融创新地和中高端数字人才聚集地,构建完善园区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数字澄迈”建设,探索推进数字澄迈云网络空间建设。

第二节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活动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创建国家区块链试验区,推动共建区块链联合大学、区块链创新联盟。依托重点产业园区,搭建开放式离岸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园区众创空间发展,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探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支持和鼓励一批“硬科技”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第三节  加快推动澄迈(南海)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建设

加快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空间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规划编制,实现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高度统一。创新投融资模式,设立油服基地有限公司,建设服务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企业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改善提升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基础设施,为油服基地发展打造下更加坚实基础。

第四节  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

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方针,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强化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拘一格地培养使用人才。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制度,形成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落实好全省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兑现政府引进人才政策承诺。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和激励。建立人才住房保障机制,破解人才阶段性住房难题。

第四章 加快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塑造“双循环”中竞争新优势

立足“港、城、网”优势,以数字科技、现代服务、智能制造、农旅融合等产业集群为重点,通过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塑造在“双循环”中的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做优做强数字产业

充分发挥澄迈数字经济产业优势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海南自贸港区块链试验区等“金字招牌”效应,打造海南自贸港生态软件园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载体。做大做强网络游戏、电竞、数字健康、区块链等产业,增强民族品牌数字经济竞争力。加快发展数字服务贸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和数字服务出口的集聚区。

第二节  不断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建设大型国际中转型冷库。高标准谋划永发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着力降低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成本。发展以油服产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加快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转型,高水平发展教育培训产业,引进社会资本参加办学。提升商住餐饮服务业水平,建设智慧商圈。

第三节  打造农旅融合型精品旅游业

突出长寿之乡、富硒福地、绿色名县的资源优势和健康养生、生态环保、历史古迹、佛教传承等地域文化特色,推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常年接待游客的美丽乡村和共享农庄等农旅融合发展平台,到2025年力争新创建共享农庄试点25 个、主题民宿客栈10个。持续推进主题文化体验区建设,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苗村特色IP。

第四节  转型发展智能化、高附加值制造业

探索发展深海深空机器人、海洋工程进口替代、陆海空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领域的先进设备制造和软件系统研发,为全省“深海”“深空”产业布局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发展进口原料加工、进口散件组装、维修再制造等保税类低碳制造业,重点发展保健品进口分装、家庭医疗保健用品制造、禁塑替代品制造、飞机轮胎翻修、飞机线束、机上娱乐系统和二手航材清洁再制造等细分行业,推动制造业向低碳化、高附加值转变。加快实现老城开发区产业集聚,通过实施“腾笼换鸟”形成多个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塑工业竞争新优势。推动老城开发区制造业和海南生态软件园信息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多元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面落实“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总体要求,依托“双心、两带、多园”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以促进“港产城”融合为重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主动融入“海澄文定”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重点推进G360文临高速澄迈段、环岛旅游公路澄迈段、海口海秀快速路延长线、椰海大道连接线、高铁列车公交化、海口至儋州高速公路工程澄迈段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高质量打造与海南中学的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优质师资力量扎根澄迈。推进产业分工协同一体化,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第二节  打造“双心”为县域经济发展引擎

加快推进金江镇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澄迈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围绕“两新一重”建设,实施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推动优质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向新城片区疏散,缓解旧城片区交通、排污等设施压力,打造产城融合型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持续提升老城地区产业创新发展能级,以建设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为抓手,提高研发能力、夯实要素保障。整合各类技术创新资源,打造服务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夯实数字经济产业服务平台,打造区块链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区块链优质企业入驻海南生态软件园。

第三节  推动南北“两带”高质量联动发展

统筹推进老城、桥头、福山、大丰等沿海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海港、海湾、海洋、海滨联动,打造北部沿海蓝色海洋产业经济带,重点发展临港经济、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低碳制造业等产业。发挥临江区位优势,探索南渡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南渡江水系为轴带,加快建设生态经济走廊,着力建设好南渡江上下游生态经济区。

第四节  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

加快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港口、城镇、乡村在空间上有序衔接、功能联动互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建设工程全面应用装配式建筑,推广建筑数字化信息模型(BIM)、绿色建造、基础隔震、建筑新材等先进技术。放大“港城网”发展优势,充分借鉴新加坡等自贸港建设经验,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提高“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协同推进重点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合“双心”发展协同推进福山、大丰、永发等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南部乡镇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南部乡镇就业供给,持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第六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打造农旅融合消费样板县

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主动融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转型,打造澄迈特色农旅融合新消费样板。加快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扩大“6+2”农业品牌影响力,推进农林牧渔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加强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和扶持,鼓励引导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进新兴港争创国家中心渔港,实施农业旅游消费服务精品工程,提升永庆寺、金山寺、美榔双塔、澄迈学宫、琼北古商镇、石石矍村冯氏祠堂等历史文化遗迹的旅游价值。

第二节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工作

建立健全广大农民参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建立城乡一体不动产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块地”改革和房地一体化确权试点工作,加快探索全域土地整理综合性改革模式试点。深化农垦市场化改革,探索垦区和小城镇用地新模式。推进福山咖啡风情镇、老城互联网小镇、加乐沉香产业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第三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建立健全产业扶贫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改善农民发展条件,完善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改善农村公路连通功能,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垃圾清扫保洁收运体系,深化“厕所革命”,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

第七章 全面贯彻落实两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精心呵护绿水青山,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加快建设滨海滨江的幸福美丽澄迈。

第一节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完善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管护机制。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深入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森林经营权、水权、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创建和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建设成效,积极争取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把“巩卫创文”凝聚成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的社会事业持续抓好。

第二节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重大生态保护屏障工程,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专项治理保护行动,加强对花场湾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推进盈滨半岛内海湾生态修复。严格保护天然林、生态公益林,逐步恢复和扩大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空间。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构建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江两大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进 “碳中性”试点建设。

第三节  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制度

加强南渡江金江段和福山水库等重点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实施“一河一策、一湾一策”,加强围垦河湖、非法采砂、河道垃圾和固体废物堆放、乱占滥用岸线等专项整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统筹推进主干管网、支管网、入户管建设与驳接。到2025年,力争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达100%,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工程建设,2025年,基本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入海、入河污水全部截流处理、全面消除污水直排现象。加强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治理,禁止垃圾、秸秆等露天焚烧,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

第八章 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民生事业达到新水平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优先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着力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加大对澄籍返乡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项目。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登记数据库,重点做好应届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工作。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强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统筹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实施“一村一幼”工程,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到2025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以上。实施乡镇集中寄宿制办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集中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打造乡镇集中寄宿制办学示范县。继续引进各类资本和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

第三节  全面推进健康澄迈建设

继续实施“一县一院”工程,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传染病、胸痛、新生儿等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更新配齐医疗装备,提升医院诊疗水平和改善就医环境。谋划老城新型综合医院和重点专科医院建设,实施疾控中心异地迁建,加强感染病区建设,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探索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持续推进省内外医联体建设,提升我县医疗服务能力,高标准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对重特大疾病的保障。建立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保障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建立灵活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医疗、教育、灾害、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提高救助标准和救助水平。做好特殊群体人员扶危济困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加强殡葬设施建设,实现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统筹抓好“菜篮子”工程,建立“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推进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建立以安居型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人才住房为主,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为辅的本地居民和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形成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第五节  加强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融入、实践养成,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优化提升,推进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加大文化惠农工程实施力度,持续组织开展文艺、戏曲、电影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加强历史文化古迹、火山岩古村落、古树名木和文物保护。举办花瑰艺术、冼夫人信俗、民间炭画像、福山咖啡焙炒技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第九章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能力达到新高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强化风险防控,坚持依法治理,提升治理实效,加快构建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治理体系。

第一节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确保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性审核,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违法、不当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法律服务供给,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筑牢依法办事思想防线。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强化业务指导培训,提升依法执政能力水平。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校园欺凌预防处置力度,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二节  全面深化平安澄迈建设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抓好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各项工作。强化网络安全综合治理,深化意识形态斗争,提高重大舆情管控和处置能力。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加强命案治理,提高积压命案侦破力度。加快完善“四位一体”新机制建设,深化县域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深入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坚决遏制校园欺凌、校园伤害事件发生。健全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第三节深入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县域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县社管平台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平台支撑。充分发挥各级综治中心阵地作用,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相统一的层级管理体系。高效激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持续深化县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积极总结经验做法,加强社会治理模式制度集成创新。畅通社会治理共治共享渠道,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第四节  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体系

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各类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快推进“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完善反走私综合执法点建设,加强港口入境货物查验,提高反走私工作质效。深入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治理行动,妥善处置特定利益群体信访问题,抓好重大节庆、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依法严厉打击经济类违法犯罪行为,超前防范涉众型经济案件发生。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积极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纠纷。妥善处置涉政府产权纠纷,维护产权人合法权益。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努力实现发展新蓝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大程度地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实现“十四五”规划宏伟目标蓝图。

第一节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始终同中央和省委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方针政策,确保“十四五”规划实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群众参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伟大实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到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区历练,增强“八种本领”,提升“七种能力”。

第二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机制

加强规划统筹管理和衔接协调,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各类规划功能定位。加强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衔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查,接受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相关稿件:一图读懂丨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开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电脑版|手机版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

版权所有©澄迈县人民政府 中文域名:澄迈县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开普云

运行维护:澄迈县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琼ICP备090032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230008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763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