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发文机关: |
分享到:
|
2020年澄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
澄迈县统计局
2021年4月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稳定恢复,多项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经济总体运行稳中有进。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48.3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90.40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82.39亿元,同比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75.57亿元,同比增长9.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8.2%,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上看,三次产业结构为26:23.6:50.4三产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8%和88.2%;分别拉动全县经济增长为1.2和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一、二产业高24.4、26.8个百分点,是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全年经济总体运行稳中有进,各项主要指标全年实现正增长。从全省各市县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二)财政
全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3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8.22亿元,同比增长27.2%;地方非税收入3.61亿元,同比下降21.8%。全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7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6亿元,下降14.5%;教育支出14.39亿元,增长21.3%;卫生健康支出8.31亿元,下降4.9%;节能环保支出2.82亿元,下降33.2%;住房保障支出1.16亿元,下降41.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5亿元,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02亿元,增长6.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1亿元,增长13.8%;交通运输支出3.48亿元,下降20.4%。见表1。
表1:2020年1-12月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
本年累计 |
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31.83 |
18.8 |
|
1.地方税收收入 |
28.22 |
27.2 |
|
2.地方非税收入 |
3.61 |
-21.8 |
|
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77.76 |
1.4 |
|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
4.86 |
-14.5 |
|
国防支出 |
0.12 |
13.2 |
|
公共安全支出 |
2.28 |
-13.8 |
|
教育支出 |
14.39 |
21.3 |
|
科学技术支出 |
4.48 |
71.4 |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1.25 |
20 |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0.02 |
6.9 |
|
卫生健康支出 |
8.31 |
-4.9 |
|
节能环保支出 |
2.82 |
-33.2 |
|
城乡社区支出 |
5.21 |
13.8 |
|
农林水支出 |
11.52 |
-3.1 |
|
交通运输支出 |
3.48 |
20.4 |
|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 |
1.43 |
-2.7 |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0.19 |
17.6 |
|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0.67 |
-61.0 |
|
住房保障支出 |
1.16 |
-41.9 |
|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0.19 |
70.6 |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7.86亿元,同比下降1.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1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政府投资完成48.41亿元,同比增长21.0%。分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43亿元,同比增长121.7%;第二产业投资完成44.33亿元,比上年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7.37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四)物价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8.4%,涨幅居八大类之首;其次是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6.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8.0%。
表2: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
2.3 |
食品烟酒 |
8.4 |
衣着 |
1.5 |
居住 |
-2.2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3 |
交通和通信 |
-4.6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0.9 |
医疗保健 |
0.3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3.2 |
二、人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一)居民收入
全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5元,比上年增加1615元,名义增长6.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1元,比上年增加979元,名义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1元,比上年增加1258元,名义增长7.8%。
(二)就业
2020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75人,同比下降4%;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4923 人;劳动力输出9389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 0.93%,控制在省规定的 4%以内。
(三)教育
2020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19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级中学13所,完全小学60所,教学点97个,特殊学校1所,民办学校11所。中心校及县城学校共52所,其中县城学校13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761人,同比增长11.7%;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050人,同比增长4.6%;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8156 人,同比增长7.4%;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5749人,同比增长2.2%。
(四)医疗卫生
全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408个,同比增长16.9%;床位数达3056张,同比增长42.3%。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45人,同比增长26.1%。其中,执业医师1066人,增长53.8%;注册护士1269人,增长19.6%;药剂人员137人,增长25.7%;检验技师88人,增长18.9%。农村新型医疗参合人数(343438),同比下降(3.6)%。
(五)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人数81425人,同比增长14.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9836人,同比增长6.9%;参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5987人,同比增长9.8%;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0700人,同比增长1.3%。
社会救助深入发展。建立城镇各种社区综合服务设施764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02人,同比下降2.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855人,同比增长2.3%;五保供养人数2543人,同比增长5.5%;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全县共销售福利彩票876.25万元。
(六)脱贫攻坚
我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县3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4584户21584人于2019年前实现全部脱贫,2020年人均纯收入15074.62元,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02%降至0%,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积极发动消费扶贫,举办各类线下“爱心扶贫大集市”36场累计销售241.55万元;扩大线上销售空间,在海南爱心扶贫网累计销售额突破824.32万元。加大扶贫资金投入,2020年共安排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同比增长11.1%;加大产业扶贫,共投入中央、省级资金3977.89万元,占比51.86%。统筹开发各类公益专岗741个,其中新增100个疫情防控扶贫公益专岗,不断稳定和拓宽岗位,促进就业。
(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路网方面,启动澄迈县城主城区18 条市政道路“白改黑”城市提升工程(一期)项目工作,计划改造里程约 26 公里,改造面积 38 万余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61 亿元。水网方面,全县12个建制镇(筹备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均达通水条件。福山镇供水厂项目正在建设中,完工后将可对福山镇区及周边农村进行自来水供水。全县2020年开展了5宗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2754万元,有效解决了14659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电网方面,投入建设资金1.17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39公里、低压线路132公里、配电变压器99台。户均停电时间16.5小时/户,同比去年减少2.24小时。气网方面,金江建成3.45km燃气管道,老城建成5Km燃气管道,估计8.45Km。光网方面,新建5G等各类通信基站30个,自然村光网46个。
(八)安全生产
2020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9起,同比减少6起,同比下降40%;死亡9人,同比减少8人,同比下降47.1%。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1人。
渔业船舶、农业机械和水上交通均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急性工业中毒3人以上的责任事故。
(九)生态环境
2020年,全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优良天数(364)天,轻度污染(1)天,中度及以上污染(0)天,优良率为(99.7)%,主要考核指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平均浓度分别为(27ug/m³)、(16ug/m³)和(110)。主要河流、水库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地表水(国控、省控)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100)%,土壤总体保持优良,同比基本持平。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完成总产值150.48亿元,同比增长5.3%;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3.08亿元,同比增长4.7%。
从内部行业看,农业产值67.68亿元,增长4.5%。粮食收获面积54.18万亩,产量20.79万吨,比上年增长8.8%。蔬菜收获面积44.97万亩,产量81.75万吨,比上年增长3.6%。水果收获面积19.79万亩,产量38.64万吨,增长4.4%。林业产值11.19亿元,下降5.5%。橡胶产量3.86万吨,比上年增长0.1%。牧业产值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猪肉量2.43万吨,比上年增长20.1%。禽类肉量5.94万吨,比上年下降0.1%。渔业产值22.72亿元,比上年下降2.3%。水产品总产量11.54万吨,比上年下降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3:
表3: 2020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同比增减% |
粮食 |
万吨 |
20.79 |
8.8 |
蔬菜 |
万吨 |
81.75 |
3.6 |
水果 |
万吨 |
38.64 |
4.4 |
其中:香蕉 |
万吨 |
30.99 |
-1.2 |
柑橘橙柚 |
万吨 |
2.26 |
23 |
肉总量 |
万吨 |
8.92 |
4.5 |
其中:猪肉 |
万吨 |
2.43 |
20.1 |
禽肉 |
万吨 |
5.94 |
-0.1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11.54 |
-3.4 |
其中:海水产品 |
万吨 |
7.09 |
-7.6 |
淡水产品 |
万吨 |
4.45 |
4.0 |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45.63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2.39亿元,比上年增长0.4%。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79.49亿元,同比增长7.5%;重工业总产值82.89亿元,同比下降15.8%。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下降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下降28.9%。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7.1%;石油加工业下降41.2%;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下降7.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3。
表3: 2020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单 位 |
本年实际 |
比上年同期增减(%) |
累计 |
累计 |
||
纸制品 |
吨 |
17041 |
100.7 |
饮料 |
吨 |
262252 |
-0.2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534565 |
112.8 |
饲料 |
吨 |
1472155 |
6.4 |
砖 |
万块 |
707 |
-1.9 |
非织造布(无纺布) |
吨 |
19261 |
7.7 |
冷冻水产品 |
吨 |
85944 |
48.7 |
食品添加剂 |
吨 |
447 |
16.5 |
平板玻璃 |
重量箱 |
3884014 |
-11.3 |
化学农药原药 |
吨 |
1865 |
-19.7 |
水泥 |
吨 |
6500991 |
1.1 |
饲料添加剂 |
吨 |
619 |
19.8 |
包装用纸及纸板 |
吨 |
12552 |
5.8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480872 |
-10.2 |
原油加工量 |
吨 |
215777 |
-4.21 |
原油 |
吨 |
305501 |
0.2 |
天然气 |
万立方米 |
10353 |
0.6 |
液化石油气 |
吨 |
1251 |
-64.6 |
全年全县列入统计监测的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37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12.22亿元,同比增长11.4%。
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81亿元,同比增长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3.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4.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3%。
(三)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全年全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5.44亿元,同比下降20.7%。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1.07亿元,同比下降6.7%。商品房本年新开工面积92.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商品房销售面积40.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6%;商品房销售额47.42亿元,同比下降29.1%。
旅游接待人数2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21亿元。
(四)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6.61亿元,同比增长26.4%;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55亿元,同比下降5.3%。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3亿元,同比增长0.3%。分城乡看,城镇市场零售额53.30亿元,增长0.3%;乡村市场零售额11.64亿元,增长0.3%。分消费形态看,批发业销售额137.69亿元,增长30.4%;零售业销售额50.05亿元,增长29.5%;住宿业营业额2.87亿元,下降13.4%;餐饮业营业额10.69亿元,下降1.4%。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87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1136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3%;旅客运输周转量7583万人公里,同比下降65.5%。
全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0.41亿元,同比增长7.7%。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为39081万户,同比下降6.3%;移动电话用户465304万户,同比下降0.7%。全县互联网用户152346万户,同比增长1.0%。年末全县行政村电话通话率100%。
(六)金融业和保险业
全年全县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8.73亿元,同下降5.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期末余额270.54亿元,比年初增长3.8%。其中,住户存款155.51亿元,增长11.1%;非金融企业存款77.02亿元,比年初增长17.8%。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期末余额203.90亿元,比年初增长6.2%。其中,住户贷款62.16亿元,比年初增长11.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1.73亿元,比年初增长3.9%。
全年全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126.86 万元,增长4.4%。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0186.78万元,增长11.1%;寿险收入7087.81万元,下降11.4%;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852.27万元,增长20.6%。
四、对外经济
澄迈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进出口稳增长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促进内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做好外资外贸服务,持续推动对外开放。全年全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6.65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出口总额14.27亿元,增长30.5%;进口总额14.27亿元,下降23.6%。
全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3.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3.7%,实现翻番。
五、科技、文化和体育
(一)科技
不断强化信息基础建设工作,创新推进政务信息化发展。2020年通信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6049 亿元。2020 年完成 5G 基站建设 145 个,基站开通率为 112%,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5G基站铁塔新建/改造铁塔 130 个,改造完工率为 209%。今年新增建设 4G 基站 68 个,农村光网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光纤宽带网络 93 个自然村。协调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公共设施免费开放协议 41 个;完成“一网两线”升级改造项工作,在原有 39 条政务外网线路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县电子政务外网线路增加到 70 条,已经覆盖全县 11 个镇共 70 家单位(镇)。
不断完善智慧澄迈 APP 功能。在全省率先推出“学位申请”等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推出了工会服务、椰子消费等功能,用户累计注册量达 1.18 万户。2020 年学位申请服务点击次数累计达到 175404 次,成功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金额超过 3.69 亿元。智慧澄迈已经成为我县政务信息化的标志性项目,为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改革、人才一站式服务等重点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化保障,既提高了各部门的办事效率也极大方便了群众。
完成人工智能在国土监测领域示范性项目。建设澄迈县打击“两违”综合执法智能监测系统,利用 260 个铁塔基站平台加装 421 套智能感知设备覆盖我县 11 个乡镇,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打通各部门、各乡镇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智慧城市综合执法体系,解决当前国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2020年,全县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4家,达到92家,排名全省第三。
(二)文化
全年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其中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6.57万户,同比增长0.2%。
2020年,举办了5场“一镇一演”广场舞展演活动,10场戏曲进敬老院,36场戏曲进乡村,其中进贫困村20场,4场戏曲进校园;开展10场“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176场送电影下乡活动,受惠群众达20万多人次。投入60万元为各村广场舞队赠送音响118部,给30间新建的文体活动室配备了阅览桌椅和名称牌,给5间文化站(室)配送了3300多册图书,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配备。